发布会上,人保健康总公司社会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张万强首先对于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人保健康始终把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保险产品作为一直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着“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年人群以及特定慢病人群提供更多丰富的医疗保障服务。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力提出,要切实解决痛点问题,形成良性的医疗市场及预防保健市场,仍需要消除信息壁垒,激发百姓主动去寻求健康服务。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打浦桥中心主任金迎表示,上海正在构建一个“顶天、立地、强腰”的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性正逐步凸显。中心作为全市首家冠名为“社区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将携手相关企业,在金融服务的赋能下,不断夯实健康服务能级,强化社会影响,促进优质的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以此用高品质、同质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来共同推动社区医疗和保险行业的繁荣发展。
社区医疗机构已逐步成为地区健康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自2023年6月,打浦桥中心主任金迎作为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议》后,这一提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响应与支持。经由数轮的磨合与商讨,曾经仅锚定二、三级公立医院的商业保险,正式进驻社区,让百姓、企业以及医疗机构三方都能享受到切实的福利。
区别于传统印象中“止步于配药挂水”的基础服务,社区医院如今也有了全方位的“焕新升级”。以专科医联体为依托的同质化特色康复护理服务、数智化赋能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绿色畅通的双向分级诊疗、温暖适宜的社区病房、一站式专业化的中西医诊疗......通过设备引进、人才孵化,已在实践中,完成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双重提升,成为了吸引保企合作的一大亮点。而普惠型的商业医疗保险具有保费低廉,覆盖面广,承保疾病种类多等特点,故而在它的增色下,企业不仅可以基于健康画像的数据基底,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商保的服务体系,也可通过合作,督促社区医院自我实现医疗品质的“再升级”,让更多高品质、高性价的“人气”医疗服务惠及每一位居民。
十二届上海市委五次全会决议中提出“强化社区医院分诊功能”,这也对社区医疗机构作出了更高、更强、更新的要求。对此,中心作为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与普惠型商业保险“破冰试水”,这既是一次良好的开端,也为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奠定了无限可能。随着“沪理保”产品的正式上线,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将不断续写,同时更多适应于社区医疗的相关优化也将充填服务中的空白。从上级医疗机构至社区医疗机构,从手术治疗到康复护理,“金融服务民生”将在这一进程中,切实化为一幅缤纷的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