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结合医学•上海论坛于2024年5月1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结合医学,是趋势,更是未来!”这一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共同探讨结合医学领域的前沿趋势。本次会议线下参会人数近1500名,线上观看人数超万余人次。
一、隆重开幕仪式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凌昌全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对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同道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并号召学会的全体同仁: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全力以赴,以建设好本论坛为契机,彰显“结合医学”的品牌效应,持续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的全面建设和蓬勃发展做出新贡献。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在致辞中提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应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推动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夯实科普工作基础,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尤其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提供更好平台支撑。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上海市保健局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对“结合医学•上海论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目前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西医的医学同仁应紧跟国家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加快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二、大师精彩报告
本次会议邀请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在内的近150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指出多学科交叉高质量发展中西医结合是创新医学发展模式的需求,多学科交叉不能只是不同学科凑在一起,而是要追求各学科之间的高度互补和融合,从而推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指出中、西医都是为人类健康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学,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两种不同体系的医学联手可以解决目前还难以克服的疾病难题。中西医结合应该以临床重大疾病为抓手,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路径。同时加强临床医学基础研究,吸收最新科技方法论,构建新医学方法理论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医院办院模式及管理制度的创新建设,形成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发展的机制、制度、人才培养及评估体系,切实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强调我国因人口老龄化导致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增加,“泛血管疾病”为理解和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系统性风险提供了一种整体方案奠定了科学基础。该方案应该是克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弊端,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的思维,除了大脑或心脏,更重视针对残余危险因素,包括脂质、炎症、血栓形成和代谢等进行综合施治,以增强整体泛血管健康。葛院士指出未来研究旨在揭示导致泛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泛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术交流集锦
2024 结合医学•上海论坛上午设有一个主论坛,下午设肾病、关节病、肿瘤、甲状腺疾病、活血化瘀、儿科及血液病等七个分论坛,业内大咖们围绕着中西医结合在本学科领域临床、科研等实践探索中的进展与创新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会场内学术氛围浓郁,座无虚席,许多参会者为学习专家们的智慧经验,全程站着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