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上海市首批20家安宁疗护社区示范基地之一,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穷尽12年时间,为如何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公里”这一课题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一场跨越1000公里、迟到了30年的“雪”
为了帮助将近30年没能回东北老家的李奶奶重温故乡,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工特地营造了一场特殊的“雪景”,他们以白色的泡沫做纷飞的“雪花”,从医院六楼洒向李奶奶所在病区的空中花园,一场跨越1000公里、迟到了30年的“雪”就这样不期而至。那一刻,李奶奶找回了自己的故乡。
望向“雪景”的李奶奶
在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像李奶奶这样的病人还有很多。
安宁疗护,也被称为姑息治疗、缓和医疗,即安宁疾病痛苦,疗护生命尊严。定义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减轻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得以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让“生死两相安”走向人文关怀
在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有着对“死亡”的尊重,也藏着对“生命”的关怀。
作为中心倾力打造的“豫园十景”之一,“豫花园”里不仅仅有着流水游鱼,草木葱茏,还有上海当代艺术馆青年画家历时数日绘制完成的主题壁画《生命与希望》。
《生命与希望》主题壁画
而在这面壁画的背后便是一间特殊的病房——“侭安居”。暖色调的墙面,柔和的照明,以及墙上《雁归来鹤归去》的挂画,无一不展现出一种家一般的温馨感。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选择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将会住进这里,在亲人的陪伴下,体面、安详、有尊严地与世界告别。
“让基层医疗机构不再只是医疗机构,而是能够做到医疗跟人文、医疗跟艺术、医疗跟社会相融合”,这是张扬的理想,而在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理想正在逐渐化为现实,落地生根。
一个认知障碍老年人,专属的康复训练基地
作为上海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智慧化与人性化做到了极致。康复训练区内有智能化康复设备,还个性化地开拓了“心灵驿站”怀旧剧场、“豫花园”观赏鱼喂养区等多元化康复训练区域,帮助老人从社交、认知、言语、肢体功能到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实现恢复。
此外,中心还以豫园的“豫”字为开头,打造了“豫见你”认知康复品牌,针对认知康复专门推出了八大训练课程。
“豫见你”认知康复训练八大课程
从“为老”服务出发,引来65%外区外街道病人就诊
据黄浦区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区域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15.48万,占实有总人口的33.01%,老人们有着强烈的康复医疗诉求。可以说,“为老”服务与豫园街道乃至整个黄浦区的群众需求相契合。
2021年,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上海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逐渐将“人口导出”的劣势转为“口碑相传”的优势。经统计,目前前来就诊的居民中,大约65%的病人来自外区外街道。许多人因为中心良好的口碑慕名而来,选择在这里看病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