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新城所在区(管委会)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
为做好新城2022年新城卫生健康工作,我委制定了《2022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8日
2022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城规划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和《新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方案》要求,坚持“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内涵提升”的工作主线,持续推动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城导入集聚,为新城建设提供健康支撑。
一、推进新城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1.加快新城市级医院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新城市级医院项目建设,加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项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项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二期扩建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奉贤院区一期新建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院区一期新建项目建设,启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研究推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临港院区建设。
2.强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新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2020版机构功能与设置标准新建、改建和迁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服务站与村卫生室。打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三大功能,全面提升“全专结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服务能级,建设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下沉与支撑,推动新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发展。做实做优新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夯实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管理的平台功能,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延伸至新城内企业、园区、学校等功能社区,满足更多人群家门口的健康服务需求。
3.推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持续推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公共卫生中心已开工项目有序施工,推动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改扩建项目施工,规划布局南汇新城公共卫生中心新建项目,全面提高新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二、推动新城医疗卫生服务内涵提升
1.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在嘉定新城,推动瑞金-嘉定、仁济-嘉定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在南汇新城,推动市六-临港紧密型健康联合体建设;在青浦新城,推动儿科、妇产科等专科医联体建设。推动在新城布局的市级医疗机构采用与总院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供与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完善医疗资源集约利用和共享机制,提高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2.推动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区属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促进新城内的区级医院与市级医院建立更为紧密高效的协作关系,形成市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职责明晰、紧密合作的关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与上下联动。深化研究浦东医院临港院区新建项目,支持南汇新城补充医疗资源。
3.推动优势学科向新城辐射。加强优势学科、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向新城输出,让新城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充分依托市级医院优势学科,根据各新城医疗服务需求和经济人口结构,布局重点发展学科。
4.支持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向新城输出。加强新城医疗卫生人才储备,针对新城建设过程中的人才配套需求,根据区域性医疗中心功能定位和实际需要,按照规定加大区域性医疗中心卫生人才配备。优化岗位设置管理,强调临床能力评价,加强选派临床主治医师到新城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定期工作。持续深化新城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学、市级医院的交流合作。
5.鼓励健康服务业向新城集聚。充分发挥市级医院临床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强市级医院与新城健康产业的协调联动,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强化临床研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撑。在嘉定新城,推进首台国产质子装置研发并在瑞金医院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在奉贤新城,鼓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等主动对接“东方美谷”、张江药谷健康产业链;在南汇新城,鼓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对接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打造高标准医学转化平台,与徐汇院区共同建设国家级平台。
6.加快布局新城卫生健康数字新基建。推动新城医疗卫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场景应用赋能,在新城实现医疗机构“便捷就医服务”2.0重点应用场景全覆盖。在青浦新城,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建设面向长三角区域的智慧型医院研究中心,推进专科精品远程门诊和远程多学科会诊中心、智能检验中心、云影像中心、远程超声诊断平台、智慧病理诊断中心和智慧病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