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加快建设世界级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近年来,上海围绕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临床成果转化,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但仍然存在着医学创新不足、临床医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不足、医药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未能有效破解等短板。本课题旨在研究以医学科技创新集聚创新要素、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提出重点举措和相关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全面梳理上海市研究型医院建设存在的制度、机制及政策短板;
2.围绕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系统分析高水平市级三甲医院“聚焦疑难杂症、聚焦前沿技术、聚焦科技创新”的转型路径;
3.借鉴国际经验,研究提出上海市建设世界级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方案;
4.从先立后破的角度,研究提出建设标准、针对性举措和政策建议。
二、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中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近年来,上海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持续推进长三角在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卫生健康协同治理等领域的一体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制度衔接、政策协同、发展联动等方面进程缓慢的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在建设标准规范统一、信息互联互通、服务便利有序、医学科技发达的健康长三角中,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的机制和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全面梳理卫生健康长三角一体化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2.对标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要求,提出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中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发展思路;
3.研究提出针对性举措和政策建议。
三、上海基本医疗卫生立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已正式施行。2023年9月,上海出台《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目前,上海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已纳入5年立法计划。本课题旨在开展上海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前期研究,为后续立法工作提供支撑。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全面梳理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条款;
2.研究提出上海基本医疗卫生立法的定位、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内容框架;
3.研究形成上海基本医疗卫生条例(草案)的内容框架和具体条款。
四、积极应对“灰犀牛”,上海韧性医院建设及治理机制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近年来,构建具备韧性的卫生系统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冲击,已成为全球减灾领域及卫生政策研究最前沿的议题。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富有韧性”的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本课题旨在研究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针对人口集聚、流动性强特点,积极应对多种传染性疾病共同流行等“灰犀牛”事件,深化韧性医院建设举措和治理机制。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从空间、学科、人员等角度对上海市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开展韧性评价;
2.从能力和要素维度研究上海韧性医院建设的主要短板;
3.研究提出上海韧性医院建设的实施路径;
4.从先立后破的角度,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