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贩子为何在新加坡没“饭”吃

8/17/2018

小全编辑

全科之窗|ABC平台

1133

8/17/2018 12:00:00 AM

看病难的难处之一,是各大医院的专家号难挂。一张小小的“号”,却成为号贩子的生财之道。高价倒卖专家号,使求医者看病难雪上加霜。
 
  新加坡是没有号贩子这一群体存在的,医疗体制也使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群体存在。那么,新加坡是如何让“号贩子”失业的呢?
 
  急诊或住院才去大医院
 
  我上了年纪之后,适应能力变差,换一个环境很容易“水土不服”,出现各种毛病。这次去新加坡探望儿子,从严寒的北京来到初夏一样的新加坡,感觉不错。按道理说,新加坡空气好,气温也适宜,本应该很舒服,但是,经常碰上雨季,每天都要下雨,空气潮湿,对我的皮肤病来说,就是一种威胁了。于是,我的手上开始发湿疹,由于没带皮肤药,只能去当地的医院就诊。
 
  在新加坡看病,采用的是预约制。打电话过去,说明什么症状,然后实名预约,再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总的来说,不必担心约不上,但一般的病症,想要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的确需要等待较长时间。预约的等候时间通常来说会长达几个星期,有时甚至几个月之久。至于急症,则可以去看急诊。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生病时会首选家庭医生,或者前往附近专科诊所就医,只有在急诊或需要住院时,才会前往大医院就医。这样一来,挂号就显得简单很多。家庭医生随叫随到,专科诊所也并不拥挤。因此,挂号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如果遇到诊所无法解决的病症或需要住院治疗时,诊所的大夫会直接为患者预约医院的门诊。
 
  像我这样的小病,当然不需要去公立医院,我便去了家附近的专科诊所。诊所没什么人,大夫的态度很好,立即开了药。但过两天,我才发现,因为没有和医生讲清我的过敏情况,医生开的药不合适,还闹了个药物过敏,浑身红肿,只好去公立医院看急诊。急诊医生对症下药,过敏情况便有所缓解。
 
  拿预约信看病便宜很多
 
  皮肤病好得差不多了,一个月后,眼睛又开始不争气地闹毛病。先是左眼皮的内侧长了一个小囊肿,爱流眼泪。打电话问女儿,她说眼睛上的这种毛病有两种,一种叫“麦粒肿”,另一种叫“散粒肿”,我的病情更像是“散粒肿”。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需要用一些消炎药,儿子便再次带我去了专科诊所看病。
 
  新加坡的公立医院不接受直接上门求诊,一来专家不是每天都看门诊病人,二来门诊时间一般也都安排满了,病人直接上门求诊很难保证看到心仪的医生。
 
  再加上如果持有综合诊疗所的预约信,去看专科能够享受政府津贴,诊金便宜很多,价格只是未享受政府津贴病人的1/4至1/2,所以大部分的病人会选择拿预约信等预约的方式。
 
  专家在看过病人后,如果病人不需要继续在专家门诊就诊,专家会将病人推荐回综合诊疗所或家庭医生,如果病人还需要在专家门诊复诊,就会直接在看诊完后安排好下一次复诊的时间。
 
  由于我是外国人,诊所不了解我的病史,而且这个小囊肿还有些不规则,所以诊所医生进行了初步的诊断,然后写推荐信给公立医院的专科部门,并为我预约了专家门诊。
 
  我的预约被安排在了一周之后,如果实在等不了,也有很多人选择去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的专科医生由于每日例行查房的工作比较少,所以看诊的时间会较多,也比较能够接受直接上门求诊。外科医生会是个例外,因为外科医生通常会将手术集中安排在一周的一到两天进行,在手术日一般不会看诊。如果病人提前对医生有一定了解,又不愿意等公立医院的预约等太久,也不介意付较高的门诊费的话,就可以去私立医院求诊。但通常私立医院医生的门诊费和公立医院资深顾问医生的门诊费(未受津贴)相当或更高。根据不同医生收取的门诊费用而定,有些私立医生还会限定门诊时间,类似于和律师谈话时相应时间收取相应费用的原理。
 
  收取高低不同的诊费
 
  预约制也算另一种挂号,但走进新加坡的医院,你会发现秩序井然,根本没有号贩子来捣乱。
 
  关键的机制在于医生会收取高低不同的诊费。也就是说,医生凭借自己多年训练成就的专业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而且是相当高的收入。即便是在公立医院,诊费也是最主要的支出。新加坡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约3000新元(约为人民币14000元),一般感冒发烧到普通私立诊所的诊费是30~50新元(约为人民币141元至235元),公立医院看急诊或专科的费用相对更高,除去政府补贴之后,个人支付一般也超过100新元(约为人民币471元)。
 
  诊费有高低不同。一般社区的家庭诊所可以看头疼脑热的常见病,收取的诊费最低,稍高一些的是社区医院,再高一点的是公立综合性医院,最贵的是顶级的私营诊所,医疗水平和服务均很高。但即便是在一般的家庭诊所,患者预约好了再来,也不会乱糟糟。
 
  一周后,儿子陪我去了预约的综合医院看病。所谓综合医院就是国内大家所说的全科医院,医生不分科,什么病都看。接诊的是一位说英语的中年男大夫,在仔细阅读了预约推荐信并简单询问了我的病情后,他翻开我的左眼,用手电筒看了看患处,然后在纸上画了一只眼睛,在眼皮内画了一个斑点,解释了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就让我们去药房拿药、付费,前后时间大约3分钟。回到家我拿过账单一看,四环素眼药膏1.7元(约为人民币8元),挂号费41.7元(约为人民币198元)。
 
  根据人均收入制定诊费
 
  与挂号费相比,新加坡的药费真的太便宜了。我这一次看病,药费只占挂号费的4%,换句话说,我在这里看病,大部分开支都用在医生的挂号费上,也就是用在医生的劳动上。
 
  坐在候诊室等着看病时,看到诊室里进进出出的病人,我好奇地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位医生一天接诊40个病人,那么这位医生带来的挂号费收入就是1668元(约为人民币9000元)。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医院的挂号费收入中一部分是要算作医生个人收入的。就算医院拿大头(60%-70%),医生拿小头(30%-40%),医生的这笔收入也不菲。
 
  其实,新加坡的诊费中也包括列表内的基本用药,列表之外的药物才可以收取更多的费用;医院里的药店独立运营,药品并不比社会上的药品贵,而且患者也有凭处方在任何地方买药的自由。加上医生有合理的收入,打击医疗腐败的力度也够大,医生基本不必靠多开药来维持收入。
 
  我去年也曾在新加坡看过皮肤病,挂号费是39新元,今年成了41.7新元,上涨了7%。但又想想,和一年前相比,新加坡的打车费用上调了6%-7%,拥车证(车牌)也从8万多新元上升到9万多新元。在这个背景下,医生的挂号费上调,看来也算合乎常情。
 
  至于诊费的水平,怎样制定才算合理?新加坡是这样做的,根据医院所在地的人均收入数据作为参数,来计算应该收取的就诊费。这就意味着北京、上海、深圳的诊费应该高一些,一般二线城市则相应减少。
 
  医生收取合理的诊费,还有其他许多好处,比如有利于调动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层级合理分布,减少医疗资源的滥用,不必小病也跑到三甲医院去; 有利于保证诊疗时间,让每名患者都得到合理的治疗;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矛盾。
 
  借鉴新加坡这面镜子,最要紧的一点是医生按不同的职称收取不同的诊疗费用,而不是挂一个号就能看病。时下,全国各大医院的诊疗服务与收费脱节,存在巨大牟利空间。挂号费几十年不变,早已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尽管我国的国情与新加坡不同,但这个分级治疗和分级收取诊治费的办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这个办法实行的结果,将大幅度提高医生的收入,可以有效地促使病人分流治病。如果各大医院门庭若市的景象得到改变,号贩子的活跃空间将大大减少。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