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医疗服务定价难在哪?

8/20/2018

653

8/20/2018 12:00:00 AM

为了彻底纠正多年来广受诟病的“以药补医”乱象,浙江省所有公立医院从今年4月起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除,代之以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来进行补偿,希望从制度机制上根治“以药养医”。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医疗服务收费到底怎么算、收多少?医生的劳务价值如何认识,如何衡量,能否物化?这是极为复杂的命题。
 
 
    从性质上看,医生的劳动应该是无价的。病人面对医生的时候,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医生为抢救生命所付出的劳动也是无价的。

    “感动中国”人物、妇产科专家胡佩兰一直工作到98岁,她认为“医生是一个有博爱精神的职业,感情投入的职业”,因而“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感情,如何定价?中国现代外科学之父裘法祖更是认为,“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所有这些都说明,从根本上来说,医生的劳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医生的劳动必须也必然是有价的。马克思说:“对于提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从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来看,医疗服务自然也是商品,是应该计价,也可以物化的。
 
    三国时期名医董奉,让前来就诊但无力支付医药费的穷人病愈后在诊所门前种一棵杏树,天长日久,杏树成林,传为佳话,杏林成为医药的象征。董奉为自己的医务劳动确定了一个充满爱心和人性化的计价方法。
    一位德国电气工程师,为一家企业修理一台故障发动机。这位工程师在发动机前听了听,在发动机上敲了敲,在发动机盖的某个部位画了一条线,告之沿线打开,将线圈减少数匝,问题就解决了。前后几分钟,收费100美元,在场的人都觉得收费过高。这位工程师解释说,画一条线,1美元,懂得在哪里画线,99美元,这个收费不高。
    医生的诊疗活动,是知识、技术、经验、智力思维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我们的医疗收费,往往只收了“画线”的钱,而懂得“如何画线”的收费,却常常被忽略了,因为前者实实在在,便于认定,易于操作,后者却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界定,难以估价。
 
    当然,医生的劳动价值的评判,也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同一种病,在不同病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治法也不一样。成千上万次的诊疗活动,没有一例与其他病例是完全相同的。一个阑尾手术,顺利时,连同消毒、麻醉、切除病变阑尾,关腹缝合完成全部程序只须个把小时,如果碰上阑尾异位,并发腹膜炎,局部组织粘连等情况,就可能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同是一台手术,不同情况下医生付出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可能大相径庭。技术熟练、反应敏捷、胆大心细的医生主持一台手术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换一个医生,所用时间却可能成倍增加。所有这些,都给医疗服务劳动的价值衡量带来种种困难。
    医生劳务价值的不确定性还表现在,医生的劳动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效的,讣告上经常看到的“因病医治无效”在医疗服务中大量存在。
 
 
    人类有能力登上月球,但对人类自身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必然王国阶段。对于许多疑难病和危重病,医生哪怕用尽浑身解数,穷尽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也可能力不从心,徒唤奈何。有的时候,医生千方百计维持的,可能是一个只有心跳呼吸却毫无知觉意识的植物人的生命。这种情况下的劳动价值,也受到质疑和争议。
 
    有时候,医生的劳动对于病人还是有害的。比如,由于认识的局限而难以避免的误诊误治,由于难以掌握适当的分寸而产生的过度医疗和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等等,都会对病人的身体带来伤害,有时甚至是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劳动价值又该如何衡量呢?
 
    当下,医疗服务收费偏低是不争的事实。破除“以药养医”的局面,提高医疗服务的收费势在必行,其中的关键则是医生劳动的价值如何体现,如果衡量,如何物化。这方面的问题远比本文所提及的内容要复杂得多,琐碎得多,精细得多,也艰难得多。
 
    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订出评判医疗服务价值的政策方案——这种政策不可能完美,但尽可能接近客观、准确和公平,则是应该也可以做到的——无疑是破除“以药养医”的首要举措。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