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打向医生的拳头也在打向患者

8/20/2018

754

8/20/2018 12:00:00 AM

打医、辱医等事件不断发生,医患双方的尊严都被撕裂。

  医疗改革是近几年的重点工程,可称为“三基工程”,即十二五报告提出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从数据上看,医疗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医改办公室透露,截止当时,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达12.7亿人,覆盖人数占总人口的95%,全民医保的制度框架已经建立,并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保网。在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十二五规划中,目标是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在2015年达到人均360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目标已经达到人均280元。
  如此大的成就,却因医患拳脚相交中吹来冷风。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去医院让普通人头痛,为亲人看病早上五点排队,发现排队人员已绕了某知名医院三圈。
  《金融时报》中文网2011年7月披露,中国千人医生数为1.7,在世界上排第60位,高于人均GDP排名,参考新加坡(千人医生数位1.5),韩国(1.7)和日本(2.1)这三个亚洲发达国家,中国总体上并不缺医生。中国高档仪器设备和大医院设施已经超英赶美。瑞典是发明PET-CT的国家,但只有一台PET-CT在临床使用;实行全民医保的加拿大只有9台CT在使用。中国的仪器设备更不稀缺。
  政府大量出资,效率却不高。《福布斯》杂志最新报道,2009年,中国宣布计划投资1,240亿美元推行医疗改革。四年以后,中国政府实际花费超过3,710亿美元。单单在资助与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项目以及强化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上,中央政府已斥资1,000亿美元。政府大量拨款,民众仍然不相信社区医疗机构,这部分资金就会成为沉没成本,病患只相信大医院,宁可排队也不愿意到附近就医。
  市场化的民营医院在多数情况下不受信任,患者认为他们惟利是图,私立医院常常被贴上老军医的标签,到私立小医院就诊意味着低收入阶层患上难以启齿的疾病,是对自己对亲人不负责任的行为。
  《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是,政府卫生部门依然是公立医院的所有者和总经理,90%的门诊和住院服务仍然由公立医院提供,即使在全国有43%的医院由非公有实体拥有。在非公有医院当中,80%由福建省一个小镇的农民控制和所有。其中,大多数为小诊所,员工都是些退休医务工作者或者冒牌医生,患者不信任非公有医院,是因为这个受到忽视的行业在实践中未能建立基本的行业标准,劣胜优汰,信用败坏。近年情况有所好转,2013年开始,大资金频繁进入医疗行业,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于大规模进入医疗行业的公司给出了高估值。
  公立医院的信用与效率也在败坏的过程中,如果不执行严格的控制,未来可能跟食品一样遭遇信用危机。
  大量的医疗资源被分配给了权贵阶层,少数人把住院当疗养,由于难以得到具体数据,只能说二八效应适应于这个行业,80%的资源分配给了20%的人。
  公立医院拨款不足,难以取代以药养医。政府资金仅三分之一流向需求方(比如,患者和消费者),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入到供应方(即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方),但对公立医院营收的贡献仍不到10%。政府只动用这笔经费的2%来推行基本药物目录(根据该目录,公立医院将以零利润率出售这些基本药物),远不能弥补公立医院因采纳这项目录所面临的潜在经济损失——据估算,损失大约是目前政府投入资金的十倍。
  医院以药养医还是常态,滥用抗生素就是典型例子。因此,北大江宇博士质疑,中国抗生素用量超过世界平均八倍,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医疗需求增加了200倍(实际上把费用当做了需求),所以需要增加供给。但是,除非中国人发病率比1978年增加了200倍,否则怎么会增加200倍的需求呢,难道又变成东亚病夫了?医院用药量大,患者没有基本常识,动辄输液,孕妇动辄剖腹产,导致医疗资源的绝大浪费。为了弥补医疗资源结构性短缺,以及信用度不足,新行业应运而生,国外就医越来越多。
  医疗改革与养老体制改革一样,资源不足的背后是结构性不足,浪费与紧缩并存,结构性不足的背后是公平度不够,看病难与无度占用资源并存,开拓市场资源时又无法建立信用与专业的筛选体制。
  什么时候中国医改成功,养老体制改革也就成功了。动拳头不可能提升医疗质量,打向医生的拳头也在打向患者。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