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心梗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5/26/2019

佚名

MedSci梅斯

1074

5/26/2019 12:00:00 AM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的一种,由冠状动脉的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患者的心梗部位会出现永久性结构性损伤,增加了心力衰竭的风险,危害非常严重,可直接致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这种疾病已经影响到世界上超过 2300 万人口。心梗特别是急性心梗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近期有关心梗的研究有哪些呢?请随梅斯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

   1 Circulation:老年患者有泵或无泵冠脉搭桥后的5年存活率

    GOPCABE试验(德国老年患者无泵冠脉搭桥术)随访30天和1年的分析结果提示死亡、中风、心肌梗死、新型肾脏替代治疗或再次血管重建的复合结点无显著差异。现对5年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

    20086-20119月,在德国的12个中心,共有2539位年满75岁的患者被随机分至无泵或有泵冠脉搭桥术(CABG)组。主要结点是5年内的全因死亡。次要结点是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管重建的复合结点。此外,还评估了完全再次血管重建和不完全再次血管重建的影响。

    中位随访5年后,无泵CABG组和有泵CABG组分别有361(31%)352(30%)患者死亡(无泵/有泵CABG的风险比[HR] 1.0395% CI 0.89-1.10p=0.71)。无泵CABG组和有泵CABG组分别发生397(34%)389(33%)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管重建的复合结点(HR 1.0395% CI 0.89-1.18p=0.704)。两组分别有403(34%)354(29%)患者进行不完全再次血管重建(p<0.001)。无泵CABG和有泵CABG后不完全血管重建 vs 完全血管重建患者的5年存活率分别是72%(95% CI 67-76)vs 76%(95% CI 74-80)72%(95% CI 67-76)vs 77%(95% CI 74-80)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完全/完全血管重建的风险比为1.19(95% CI 1.01-1.39p=0.04)

    对于7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无泵CABG和有泵CABG后的5年存活率和死亡、心梗及重复血管搭桥的复合结点均无明显差异。不完全血管重建患者的5年存活率稍低于完全血管重建患者的。

   2 JAHA:肉毒碱水平与HIV携带者心梗风险呈相关性

    HIV携带者(PLWH)心梗的风险会更高。慢性HIV感染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HIV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胆碱、肉碱、甜菜碱和三甲胺N-氧化物是部分由肠道微生物群代谢或产生的小分子。本研究推测这些代谢物与PLWH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心梗相关。

    本研究纳入了SCOPE队列中的162PLWH,并对其基线水平和4年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高水平的肉毒碱与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进展呈强相关,且独立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另外,在调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肉碱水平最高的四分位数受试者心肌梗死的风险显着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在HIV携带者中,肉毒碱水平与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心梗呈独立相关性。

   3 Nature:基因药物疗法可治心肌梗死

    这项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称,该团队在心梗模型猪的心脏上植入了一小块名为 “微 RNA-199a(microRNA-199a)的基因药物,一个月后,模型猪的心脏功能几乎完全恢复。

    这是第一个证明可以通过植入有效的基因药物来实现心脏再生的实验。这种药物可以刺激大型动物的心脏再生,再生心脏具有与人类一样的心脏结构和生理功能。

    据文章第一作者、研究团队负责人马罗 · 加卡教授介绍,该实验用一种病毒将微 RNA 分子递送到梗塞的心脏细胞中。在大型哺乳动物中,可通过严格控制治疗制剂,刺激内源性心肌细胞增殖,从而实现心脏修复。但目前,还不能有效地控制剂量和给药时间,从长远来看,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加卡补充道:“虽然我们已知这在小鼠中效果显着,但对大型哺乳动物而言,临床试验仍需过一段时间才能进行,我们还要学习如何在大型动物和患者中,将 RNA 作为合成分子进行管理。”

    加卡称:“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多次尝试用干细胞再生心脏失败后,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心脏修复。” 该研究是 ICGEB 与意大利圣安娜高等教育学院和蒙纳斯塔里奥基金会医院合作完成。

   4 JAHA:阜外医院研究发现:中国半数心梗患者出院后未按医嘱每天坚持服药,多数认为病已治好!未服药患者事件风险增3

    57日,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商朴、郑昕和李静等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约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在出院后未按医嘱每天坚持服药,这些用药依从性不好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了39%

    该研究纳入2013~2014年我国53家医院存活出院、没有转至其他医院进行急诊救治的4001例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0.5岁。

    其中,6.1%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时及其后一年内,医生未开具上述任何一种二级预防药物。将近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第一个月未按医嘱坚持服药。出院后1个月内处方开具最多的是阿司匹林(82.2%)和他汀类药物(80.5%)。在不良心血管事件中,心衰最常见(5.7%),其次是心梗复发(3.2%)和脑卒中(1%)

   5 JACC:半乳凝素-3是心梗患者死亡和心衰的独立预测因子

    半乳凝素-3(Gal-3)与心脏纤维化呈相关性,但其与心梗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Gal-3在心梗中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共纳入了1342名心梗患者(平均年龄67.1岁,男性占61.3%78.8%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Gal-3水平升高的患者往往更年长,且并发症更多。经过平均5.4年时间的随访,484名患者死亡,368名患者发展为心衰。经年龄、性别、并发症和肌钙蛋白等因素调整后,与Gal-3水平位于后三分之一的患者相比,Gal-3水平高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心衰风险也更高(ptrend < 0.001)。另外,心衰风险的增高与心衰的类型不相关,与复发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也无关。

    研究结果显示,半乳凝素-3是心梗后患者死亡和心衰的独立预测因子。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