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00问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8/20/2018

860

8/20/2018 12:00:00 AM

上海当前的医疗资源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上海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布局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医疗服务网络,医疗资源整体上较为丰富,能够满足本市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截至2009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26所,平均每2.2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一所医疗机构,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居民步行15分钟可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的标准。全市千人口床位数5.19张,千人口医师数2.66人,千人口护士数2.72人,居全国前列。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区县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二是资源结构不平衡,存在康复、护理、精神卫生、妇幼卫生等“短板”情况。三是社会办医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办医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四是微观层面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效率较高,但宏观层面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不清晰,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上海本轮医改将如何完善医疗资源的规划和配置?
 
一是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功能分工明确、医疗、康复、护理等门类齐全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和人口分布变化,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5+3+1”工程,在郊区新城、人口导入区域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升郊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按照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居民就近就医。四是加强康复、老年护理、精神卫生、妇幼卫生等短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政府对社会举办的康复、护理机构给予政策扶持,鼓励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医院;进一步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完成18个区县的精神卫生中心标准化改造,加强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五是完善规划、准入、土地、医保、人事等政策,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六是强化中医资源配置,新建隶属三级中医院的中医门诊部,加强政府举办的二级中医医院建设。以本市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龙头,以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平台,整合市和区县两级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健全中医服务体系。
 
什么是“5+3+1”工程?对上海市民就医将有何影响?
 
“5+3+1”工程为郊区三级医院建设项目。“5”即在浦东、闵行、宝山、嘉定4个区分别引入长征与六院、仁济、华山、瑞金等5家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床位规模600张;“3”是对崇明、青浦、奉贤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规划定位于三级医院,全方位加强医院人员配置、技术水平、硬件设施的建设,并按照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医院明确为三级医院,床位规模1000张;“1”是迁建金山区1所三级医院,床位规模为700张。
 
实施“5+3+1”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九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本市近年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投入最多的新一轮医疗资源调整。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结构布局,达到每个郊区县都有一所三级综合医院的目标。同时,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增量,通过调整优化公立医疗机构结构布局,使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使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
 
什么是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它是如何组建的?
 
区域医疗联合体是由三、二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建立医疗联合体是本市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
 
医疗联合体是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区县的若干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以联合体章程为共同规范的紧密型非独立法人组织。所属医疗机构为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接受联合体的领导,遵照其功能定位开展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的上级主管单位是区县政府、三级医院的办医主体和有关大学,联合体的行为对共管的上级单位负责。试点区县可因地制宜,探索组建适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不同模式的医疗联合体。
 
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是如何运行的?对上海市民就医会带来什么好处?
 
探索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联合体内部运行机制,实行“两统一”、“两创新”。一是统一运行管理,联合体内人员实行柔性流动,财务统一管理,探索组建统一的后勤服务平台和医用物资采购平台。二是统一资源调配,联合体内以信息化为基础,探索开展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院际协作服务,探索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查中心和影像诊断中心,统筹规划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统一调配床位资源。三是创新服务模式,联合体内率先推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加强居民的健康监测和慢病预防,注重全专结合、全程连续,建立涵盖治疗、康复和护理功能的连续、全程的服务链。四是创新服务手段,联合体内率先开展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临床路径管理、电子病历、医师多地点执业等服务手段创新。
 
市民在签约的联合体就医,可以享受连续全程的医疗服务,还可以享受若干就医优惠,如每年一次免费的专家健康咨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到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享受优先便捷的转诊通道,享受优惠的就医费用等,具体措施由各试点单位探索推出。
 
目前区域性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取得了什么进展?
 
自2009年以来,按照市医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本市先后针对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和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开展了两轮课题调研,为制定本市试点指导方案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2010年10月,市卫生局会同市发改委、市人保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下发了《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部分意向试点区县根据多年来已有的三、二级医院间资源纵向整合的经验和工作基础,积极制定医疗联合体组建方案。目前,部分区县对推进联合体试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其中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新华—崇明医疗联合体已正式启动试点。
 
什么是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全科医师为骨干,以家庭为单位,对社区范围内(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等)的人群提供最基本和必要的健康服务,这种服务是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注重公平、可及、有效和适宜,并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通过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将有利于完善本市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社区卫生服务应逐步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为群众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和康复服务等。
 
上海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怎样的?本轮医改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何新举措?
 
经过连续13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建设,本市已经构建了由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76家村卫生室组成的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同时,本市普遍开展了以全科团队为主体的“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服务对象从患者个体向社区居民群体转变,服务项目从医疗服务向“六位一体”综合服务转变,服务过程从不连贯的诊疗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服务方式从被动等待病人上门向主动进社区、进家庭转变。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普遍经过600学时的全科岗位理论培训和临床半年的实践培训。从2006年起,本市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三年规范化培养,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注册全科医师4229人。
 
本轮医改将在保证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依靠“二个抓手”,夯实“三个基础”。“一条主线”是指以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为主线,以健康管理为重点,以防治结合、条块整合、纵向联合为原则,以向居民提供有效、适宜、综合、连续、协调的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手段,保障居民的基本保健、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等基本需求。“二个抓手”是指以实施居民健康管理为抓手,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社区诊断;以探索家庭医生制为抓手,建立起与居民签约式的服务关系,提供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三个基础”是指夯实公益性基础,继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完善补偿和运行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人才基础,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待遇四大环节,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建立一支服务能力过硬、社区居民信得过的社区全科服务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化基础,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上海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海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始于2006年,起初在长宁、松江两区试点探索,至2008年推广到全市所有区县。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围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水平,规范服务功能、加强监督管理”的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公益”、“基本”,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行;二是转换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消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趋利机制,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收入的直接联系,建立与工作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挂钩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三是转变服务模式,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全覆盖、属地化、网格化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全科医疗、签约服务;四是整合资源,引导病人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逐步建立有序的就诊秩序。
 
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综合改革?
 
经过几年努力,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下一阶段将进入深化与完善阶段,具体包括:一是完善社区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要求,各区县科学核定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项目和收支标准,规范收支预算管理,确保政府投入到位;二是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按照科学性、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市级政府对区级政府、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机构对医务人员的三级考核机制;三是完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推进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建立逐年增长机制,经费分配方式由粗放式的按人头付费逐步转向按服务项目分配;四是建立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探索分级医疗新模式,落实双向转诊,为建立梯度有序、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筑坚实基础。
 
什么是家庭医生制度?建立这一制度有何意义?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家庭医生的服务对象为签约对象个体,还包括其家庭成员。
 
家庭医生制服务已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全民健康状况、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国家医改文件明确提出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要求,强调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 “守门人” 的职责。经过长期以来的努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社区全科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使全科医生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面临的新课题。以家庭医生首诊制和按人头卫生经费管理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制度的建立,将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守门人”,有利于合理诊疗秩序的形成,有利于卫生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家庭医生队伍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确保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家庭医生必须具有全面的全科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全科诊疗技能,善于与服务对象交流,能够按照循证医学原理,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原则上由具有全科主治医师资质的人员承担,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根据目前本市全科医生队伍的实际情况,在家庭医生制试点阶段,各区县可根据辖区内社区医务人员队伍现状和服务对象数量分布等情况,适当调整标准,但需具备两项基本条件:一是注册全科医师,二是具有全科医学知识和3年以上临床诊疗经历。
 
家庭医生是如何提供服务的?
 
家庭医生服务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主要概括为:一是家庭医生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即可利用家庭医生服务;二是公开家庭医生联系方式,使服务人群有相对固定的家庭医生;三是在以家庭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基础上开展各项健康管理服务;四是家庭医生承担核心的诊疗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其所在全科团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联合体以及社区资源,提供护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指导和健康教育等相关服务,并在患者需要转院时,帮助其转至上级医院诊疗。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