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概况

8/21/2018

2070

8/21/2018 12:00:00 AM

原文发布时间:2013-9-25
上海坐落于东海之滨,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全市下辖17 个区县,常住人口超过2300万,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11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2.51岁、婴儿死亡率2.92/千,孕产妇死亡率1.04/10万,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卫生部的统领指挥下,在上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结合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和特大型城市卫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围绕努力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市社区卫生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上海社区卫生发展历史沿革
上世纪50、60年代: 上海建立了包括街道医院、乡镇卫生院、里弄卫生站、村卫生室等遍布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成为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前身
1997-2005年: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构建,正式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构建,以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通过标准化建设、转变功能定位和服务模式、加强全科人才培养,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2005-2010年:以强化公益性为核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保总额预付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着力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新型、长效、科学的运行机制。
自2011年起,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以加强内涵建设作为改革的目标,以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作为主线,以期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二、上海社区卫生改革进展与成效
   (一)机构网络健全
1、完成覆盖全市的标准化建设
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共建成302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全面落实了每个街道(乡镇)设置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城区按3-5个居委会或1-2万服务人群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共设置670家服务站;郊区按照每个中心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人口规模较大或偏远地区的一般村保留村卫生室)的标准,共设置1476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形态布局。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通过了标准化建设,机构环境和硬件水平能够满足居民就近获得卫生服务的需求
2、建立机构建设的可持续机制
在全市完成第一轮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长效机制,明确今后按照每一街道(乡镇)每新增5-10万人口,要增设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并合理设置服务站(或村卫生室),并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施设备配置标准,要求各区县参照标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的及时更新与维护,所需经费由区县财政筹安排
(二)服务内容综合
1、提供以“六位一体”为基础的综合服务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内容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向以“六位一体”为主的综合服务转变。承担常见、多发、慢性病诊治和疾病早期筛选、管理,体现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受到居民欢迎
立足于“以人为本”,为居民提供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包括: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实行门诊诊查费减免,以及通过社区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的诊查费减半;二是与高龄老人、残疾人、离休干部等建立结对服务关系;三是为行动不便、确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四是全面开展双休日门诊服务;五是正在逐步推广社区就诊一次挂号、一次收费政策等。这些举措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在惠及民生的同时,也增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民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服务模式主动
1、形成全科团队网格化服务模式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整科室设置、逐步完善功能,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全科团队+网格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全市共组建全科服务团队1400余个,体现出四方面的转变:一是管理上,逐步从传统的医院管理框架,向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管理结构转变;二是门诊服务上,门诊科室设置从专科诊室逐步向全科诊室过渡;三是病房服务上,从收治重症患者转为康复护理和老年护理为主;四是预防服务上,从条线责任制发展为全科服务团队健康包干制。
2、自我健康管理小组覆盖全市
2007年起推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的“社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探索建立“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慢性病群防群控工作模式。目前全市所有居(村)委会均已成立了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积极参与、指导各小组开展活动,成为向社区居民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四)运行机制科学
1、收支两条线管理保障公益性
通过实施收支两条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全部上缴,支出由区县财政予以保障,规范了财务管理,基本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后顾之忧,切断分配与医疗收入间的直接联系,保障了公益性。
关键是进一步凸显了政府责任,从而保障了公益性,据统计,实施收支两条线后,2011年各级政府对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比2006年增加了165%
2、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挥引导作用
一是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保费用预付管理,鼓励社区合理降低医疗费用,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二是巩固与完善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定了向社区倾斜的报销政策,规定了有序转诊的制度,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
普遍建立了政府管理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机构对医务人员分层次绩效考核体系。在政府对机构的考核中,关注服务效果、社会效益、健康结果,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挂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考核中,关注工作质量、效率、居民满意度,考核结果与人员分配挂钩。从而改变以往医疗机构收入、医务人员收入与业务直接收入挂钩的情况,一方面促进了公益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实施收支两条线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效率降低。
4、加强了与上级医疗机构间的联动机制
一是构建医疗联合体,在黄浦、崇明开展市级试点,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医疗机构-市级医疗机构联合体;同时,各区县率先实现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级医疗机构的联合服务体;二是紧密专业间联动,社区全科门诊与上级医疗机构专科门诊间联动,实现双向转诊;利用区域内上级医疗机构资源,形成区域内联合的诊断、检验、影像技术中心;加强上级医疗机构医生深入社区进行业务支持,包括定期派遣专家至社区指导全科医生开展服务。
(五)服务能力提高
1、夯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1)在“培养”环节
一是率先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医师普遍经过全科岗位理论培训和临床半年的实践培训在此基础上,从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2011年起全面纳入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
二是开 展乡村社区医生的定向培养,一方面将所有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增强了岗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自2006年起采取定向招生(生源何处 来回何处去)、定点培养(指定专门高校制定专门教学计划和大纲)、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新一代大专学历乡村社区医生的培养。
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全科医生4229人,提前达到国家提出“到2020年每万人口拥有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2)在“培训”环节
一是建立分级培训机制,市级层面负责制定培训标准、要求与计划,各区县卫生局负责组织落实对辖区内社区医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二是开展一系列列岗位技能培训,针对在岗人员的能力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临床技能、健康管理技能等一系列培训,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三是建立全科医生能力评估基地,在全科社区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在上海徐汇区建立了全科医生能力评估实训基地,通过“评估、培训、再评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四是培养外向型人才,通过与英国、瑞典、加拿大等国际资源的合作,市级层面每年选派优秀全科医生、社区护士赴国外全科诊所进行培训,并邀请国外专家定期至上海进行授课,各区县也积极拓展海外培训、合作渠道,引入国际先进经验;五是重点培养青年与骨干人员,出台了《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在资助名额上向社区倾斜,通过培训青年骨干,使这批人成长为师资力量,带动整个社区医务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
(3)在“使用”环节
一是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制定下发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按照服务人口数合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二是合理设置岗位职称结构,年内将出台文件,重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高级岗位比例,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三是建立符合社区特点的职称评审办法,成立上海市卫生系列社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明确申报社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学历,科研项目等条件上适度放宽,强化社区特点的技能和业绩考核,把握评审导向。
(4)在“激励”环节
一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岗位津贴,在实行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各区县普遍对社区医务人员建立了岗位津贴,尤其对远郊地区设立了专项补贴机制;二是开展一系列的优秀评选与表彰,树立社区医务人员典型,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地位和认同感;三是
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分配机制,并向关键岗位倾斜,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收入。
2、信息化手段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稳步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一是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逐步实现与电子病历信息的实时整合;二是信息系统涵盖社区卫生服务服务的全过程;三是应用移动信息设备,提高深入家庭开展服务的效率;四是通过信息化提高考核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五是开发面向居民的信息系统,满足居民动态掌握健康信息需求。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