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技巧——用关键词串联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8/22/2018

小全编辑

全科之窗|ABC平台

1005

8/22/2018 12:00:00 AM

用关键词串联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作者:周毅越整理,陈绍行教授审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12-28

在《全科医学周刊》科研论坛(简称科研论坛)第1期上,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的陈绍行教授就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潍坊中心)张医生开展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个人信念和态度关系的心理调查分析》研究进行了点评。因张公式医生出差未能出席论坛,该研究由潍坊中心的封玉琴医生代为汇报。
  科研论坛第1期主席、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潘志刚 副主任医师:封玉琴医生汇报的这项研究着眼点较好,但在设计上还有待提高。陈教授对其“抽丝剥茧”地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并提醒全科医生切勿忽略研究中关键词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其关联性可明确如何一层层递进式地将研究推进。另外还想提醒大家,任何一个好的科研都离不开统计分析,在一开始设计时就应邀请统计学专家介入。
  ■ 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个人信念和态度关系的心理调查分析
  研究目的
  寻找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高血压变化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可能影响,建立防治高血压的心理干预方法。 研究对象
  在潍坊中心门诊及病房分别选出60~75岁患高血压且合并睡眠障碍(60例)、患高血压但无睡眠障碍(60例)及有睡眠障碍但无高血压(40例)的3组老年人。
  高血压的纳入标准为: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病程>1年;能很好地配合心理检测和心理指导;排除躯体其他系统严重病史者。睡眠障碍的纳入标准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存在入睡困难、睡眠难以持续或睡眠质量较差的现象;睡眠紊乱每周至少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患者日夜专注于失眠或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已引起明显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
  实施内容
  监测3组患者睡眠情况并对其进行认知干预。以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等行为医学评定量表确定干预后患者睡眠情况的变化,同时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其与认知干预的相关关系。
  ■ 点评
  通过研究关键词间相互关系的探讨梳理科研主线
  此研究在设计思路上有其独到之处,但在具体设计上还有些模糊,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梳理使这项课题更清晰。
  寻找关键词及关键词间的联系
  一般,对于一项科研课题应先分析其研究目的,以设想整个研究怎样设计和实施。可先将研究目的中的关键词挑出,然后探索关键词间的联系,这是明确研究内 容和进一步开展方式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可确定,此研究的关键词为“老年高血压”、“睡眠障碍”、“心理干预”和“血压变化”,图1将这几个关键词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由此可知,此研究的探讨重点在于对有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其血压变化有何关联;而不是为了确定究竟是高血压引起了睡眠障碍,还是睡眠障碍引发了高血压。
  根据课题设计思路探讨关键问题
  设计课题时,一般按图2的步骤进行。根据这样的思路,可对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将整个课题串起来,使设计更完整。从潍坊中心的研究中,可提炼出以下关键问题。
  研究目的是什么 探讨心理干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和血压变化的关系。
  研究对象是谁 老年高血压伴睡眠障碍者。
  具体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心理干预的效力。
  观察指标是什么 血压的变化和多种心理量表评分的变化。
  怎样实施研究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
  研究时长多久 列出干预时长(短期还是长期)、干预频率及每项任务的时间截点等相关问题。
  干预后的考核指标是什么 包括主要指标(心理量表的变化)和次要指标(血压的变化)。
  由此将潍坊中心的研究重新梳理,通过图3和图4梳理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设计。
  总之,可行的课题须有清晰的研究目的和技术线路、创新并可操作的研究内容、原有预初试验的基础、与上级医院的联动、充足的经费等保障 。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